雖然過去兩年觸摸屏、攝像頭等智能手機零部件價格水平一路下跌,但相關廠商卻仍然憑借下游火爆的市場創造了營收和凈利潤的大幅攀升。然而如今,這一成長邏輯正在漸漸失效。
在經歷2013年凈利潤暴漲146.98%之后,信利國際(00732.HK)今年整體業績或將呈現過山車式下滑。9月18日,信利國際發布201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95.24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75.61億元),同比僅增加9.9%;實現凈利潤5.03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3.99億元),同比減少29.40%,接近3成。
信利國際對此作出如下解釋:“因本集團主要客戶于本期間并無太大增長而未符合管理層于年初的預期。”對于客戶增長不如預期,信利國際進一步表示是因為上半年市場上的4G智能手機芯片供應短缺,而3G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也在減少。
除2011年上半年存貨占總資產比例達到24.76%之外,過去兩年多來,信利國際一直維持比較低的庫存水平,庫存占總資產比例在15%~18%之間。
不過,2014年上半年,伴隨市場銷售相對疲軟而來的是,信利國際的庫存水平也在明顯上升。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信利國際總資產為98.52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78.21億元),存貨總計21.50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7.06億元),占總資產比重為21.82%。
這意味著,信利國際今年上半年存貨水平較往常至少增加了4個百分點,即相當于3億元。若按照目前市場上的售價平均水平,3億元也相當于約800萬片的觸摸屏或約400萬片的液晶顯示屏庫存。
2011年信利國際的庫存水平也比較高,當年信利國際曾表示,是為了應對智能手機市場的強勁需求,增加購買原材料,因此存貨水平大幅提高。為了避免過度庫存,信利國際已經于2011年6月開始實施控制庫存水平的措施。而對于今年上半年存貨水平上升的現象,信利國際并沒有像2011年那樣做出說明。
受營改增影響,中國電信運營商改變智能手機補貼政策,補貼對象向4G手機轉移,同時補貼總額大幅削減。日前有市場人士分析,目前3G手機基本是處于清理庫存的階段,今年10月份過后,至少在運營商層面3G智能手機時代將就此結束。然而,3G的結束并不意味著4G的爆發,基于中國消費市場的智能手機產業鏈將面臨青黃不接的局面。
除了受到中國運營商補貼政策影響之外,以信利國際的大客戶三星為例,在公開市場,三星也在華為、小米等安卓二梯隊的智能手機圍剿下,今年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同比下滑,出現增長放緩的情況。
信利國際預期,今年下半年4G市場將持續增長,此外管理層將不遺余力,透過提升產能使用率及增加收益,以享受經濟規模的效益及減低自去年下半年起不斷提升的產能所帶來的較高固定成本負擔,繼而提升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惠州仲愷投建的AMOLED生產線是信利國際過去過去幾年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截至今年上半年,信利國際已支付6.14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4.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