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飽和及創新瓶頸,近年來國內家電市場表現一直低迷。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品牌中,海信電視銷量卻在上半年逆勢增長。在全球4K、2K電視、曲面電視的出貨量、出貨額等排名中,海信都居于前三陣營。
海信作為ULED技術的倡導者,正在高調地向生產OLED面板的國內外廠家的OLED產業聯盟發起挑戰。表面上海信看似正在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實則在業內專家看來,OLED短期難有突破,而ULED等國產品牌的創新技術將成為市場主流。
在國內市場逆勢增長的同時,海信7月底宣布收購夏普美洲業務并決定在美國采用雙品牌戰略,8月率先在美國紐約上市新技術電視,其在美國的競爭進入全新階段。資深業內專家認為,國內外市場均發力明顯,背后是海信技術實力的體現,海信品牌已在全球崛起。
叫板OLED海信彰顯自主技術實力
世界彩電行業正處于產品升級與技術進步的躊躇期。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視市場,但長期以來,核心技術一直受制于國外廠商。“隨著日系公司的衰落、中國企業的崛起,中韓兩大陣營之間必有一場惡戰。”中國互動媒體產業聯盟秘書長包冉指出,這將是一場巔峰對決,比拼的是綜合實力。
2011年,日韓企業相繼推出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樣機,這個被稱為“夢幻顯示器”的產品,被中國企業視為災難。“普通的液晶電視有三大組件,屏、芯、背光模組。而OLED技術是每個像素點自發光,不需要模組。”青島海信電器(13.27,-0.44,-3.21%)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建偉介紹,這意味著一旦OLED推廣,我們的背光技術用不上了,“核心組件全部被外國企業控制,我們只能生產個底座貼個牌子。”
這時,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厚健提出,做一款比OLED顯示效果更好的電視。
2014年,海信推出了自主知識產權的ULED電視產品,被譽為LED背光液晶顯示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采用了多分區獨立背光控制和HiView畫境引擎技術,實現了高對比度、高色域和高速響應的完美畫質表現力。曹建偉介紹,ULED的核心是以較低成本滿足消費者對遠期“夢幻顯示器”同樣的視覺追求,ULED成為了世界畫質技術流派的主流。
為了做出一款比OLED顯示效果更好的電視。海信組建了技術專家團隊,潛心研發、取得了170多項技術專利,攻克了ULED技術。在這個過程中,海信采取“以投資換時間、換技術”的戰略。先后收購了加拿大的軟件公司和美國的兩個芯片公司,增強了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的深層開發能力,搭建了智能視頻終端軟件平臺和服務云平臺;全球招募人才,海信已連續多年先后引進了近200位具有國際背景的技術帶頭人,有些甚至是世界級的科學家;尋求高水平的合作伙伴,促進技術水平的提升。海信為此每年投入的資金占銷售收入的4.2%。
攜ULED“攻城略地”海信電視銷量逆勢增長
不久前,一些國內廠家相繼宣布OLED電視實現量產,并表示OLED電視才是未來彩電市場的“執牛耳者”。海信認為在色域、對比度、動態補償上海信ULED都不低于甚至超過了OLED,同時在價格上優勢巨大,同尺寸、同分辨率的ULED電視價格是OLED的三分之一,相比于OLED的高昂價格和技術缺陷,ULED因技術成熟更具性價比。
業內認為,OLED技術緣于成品率低、成本高,一時難以被市場接受。據中怡康的預測,到2017年OLED市場份額才有望達到2%。“OLED尚遠,這給較為成熟的ULED帶來難得的市場機會。”包冉認為,ULED技術應該是當前中國企業可以掌控的液晶電視畫質提升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向下一代顯示技術發展的最優方案,它的性價比能夠被市場廣泛接受。
在國內家電市場逐漸飽和及遭遇創新瓶頸的當下,海信電視銷量卻在逆勢增長,無疑離不開在ULED系列產品上的發力。
IHSDisplaysearch的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電視銷售量為9790萬臺,同比下降5%。位列市場份額前4名中,除海信電視銷售額逆勢提高0.2個百分點,上升至5.8%外,一些主要的國外品牌,全球市場份額均出現0.4%~1%不等的下滑。
中怡康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從2004年至今,海信平板電視已經連續12年在中國彩電市場上占有率位居前列;截至2015年8月份,海信液晶電視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占有率達到16.77%和16.43%,雙雙位居中國彩電市場前列;海信4K超高清電視的零售量占有率以19.51%位據行業前列。
今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上,海信的ULED電視、激光電視揭開神秘面紗,立即贏得同行的贊許,韓國媒體驚呼:“激光顯示技術,海信走在了韓國人前面!”“海信選擇高調在美國發布ULED電視產品,一方面是為了在最大的海外市場美國加速擴張,另一方面是在全球舞臺推廣自己的ULED技術。”業內資深人士表示,以自主技術開啟顯示技術新時代,中國企業的技術自信從未如此充沛。